我的孩子不說話?!

Posted by on Apr 21, 2014 in 心理輔導/Counseling, 最新消息/News Update | 0 comments

我的孩子不說話?!

imagesCAI2J0KZ

媽媽一臉無奈的聯絡到我們。媽媽表示她的女兒3歲半,本應像同年紀的孩子一樣在不同的地方都會喋喋不休説過不停。但情況是:「我發現女兒於某些場合開始不開聲說話,包括學校。不開聲基本從小時候於陌生環境中都不開聲說話。現時引致學校或遇見親戚朋友都不說話,只限在家,才會不停說話,說話技巧能力都沒有問題,只是面對陌生人時不開聲,學校不開聲。」媽媽憂心地表達:「這樣會很影響學業學習,她已開始想逃避返學校面對老師及同學説她不說話,引致情緒開始也有問題,常發脾氣,易哭,不肯嘗試新事物,事事都不喜歡,甚至與小朋友玩得開心時也沒有笑聲。社交能力會受極大影響。」她覺得:「不開聲說話會有影響,女兒沒有朋友,不能說出自己所需,不懂分享,影響情緒時相應也影響行為。」最近,女兒即使回到由小長大、最熟悉的婆婆家,她都默不作聲,以身體動作作回應。因此媽媽在極度憂慮下,帶了女兒見了一位兒科醫生,醫生看過女兒後,告知媽媽她可能患上選擇性緘默(Selective Mutism)。最後醫生表示自己並非專科,建議媽媽再找另一些兒童發展評估中心作評估,因此媽媽又去找了一間兒童發展中心為女兒作評估,結果是臨床心理學家告知她其女兒沒有問題,只需見幾次便可以,媽媽感覺評估好兒嬉。最後媽媽在網上找到我們為其女兒作評估及治療。其實媽媽同期亦報讀了另一間機構的遊戲治療課程。最終她決定先接受我們中心的評估及治療課程,希望女兒盡快回復正常。

 

選擇性緘默(Selective Mutism)是一種發生在兒童與青少年的疾患,孩子具有足夠的理解與口語表達能力,但卻選擇在某些社會情境中保持沉默(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APA, 1994)。有些選擇在公共場所不說話,有些則只跟家人及朋友才說話,遇到其他人就沉默以對。此女兒便是典型的,在家裡可以與任何人講話,但只要一見陌生人或感陌生的地方就會開始不說話。儘管此女兒選擇在情境中保持沉默,但她並非有語言障礙。導致孩子緘默的原因截至目前為止尚未有一個明確的說法,但近期多數的證據顯示,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存在有個性上的異常或是有受過傷害(Stein, Rapin, & Yapko, 2001)。此女兒並沒有受過任何的傷害,只是在她出生至三歲期間,因為經濟的原因,爸爸媽媽都要外出工作,故主要的照顧者是婆婆。媽媽與婆婆一起住(爸爸不同住),但婆婆本身卻是一個比較操控、批評及嚴格的人。直至三歲後,爸爸媽媽才正式接回女兒獨立與她們生活。但他們仍會去婆婆家食飯及見面。

 

選擇性緘默症孩子,除了在某些情境下的沉默外,還有極端害羞、焦慮、過度依賴母親、害怕尷尬、社交恐懼或退縮、執著、對立行為、易怒、遺尿等特質(Lesser-Katz, 1988)。Cook (1997)認為選擇性緘默症兒童進入學校後拒絕和老師同學說話導致自己陷入困境。此女兒的沉默造成了明顯的教育問題,如干擾老師評估其學習能力與學習成果,及影響她自己與其他同學的社交互動。由於緘默的行為限制了與人互動、與人交談的機會,因此可能會使語言能力受到影響,而變得較為遲緩,更甚者會對社交人際產生相當嚴重的問題。有些緘默只持續幾個月,而有些卻可長達數年之久。

 

經過一輪觀察及評估,女兒的情況的確具有選擇性緘默症的徵狀。女兒的緘默行為與她對外間的恐懼有十分大的關係,包括居住環境的改變,照顧者及照顧方式的改變以及未有與媽媽建立親密安全的依附關係有關。加上女兒的行為狀況指數及媽媽的壓力指數亦超出了可接受的分數。因此在媽媽及女兒的同意下開始了17個星期, 以改善女兒緘默行為及提昇親子關係的遊戲輔導課程。課程先以女兒為主,之後以媽媽為主導,每星期一堂。以下是媽媽及女兒的進展:

 

第一星期:單獨向媽媽講解以女兒為主導 – 提昇親子關係的第一階段目標釐定及技巧示範。媽媽的學習動機十分強及主動。

 

第二星期:媽媽及女兒在親子遊戲室玩玩具,媽媽學習運用不同的親子技巧,學習掌握女兒的心理及如何與她建立良好的關係。由於媽媽本身亦是一個成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及情感,故偶然亦會不依從女兒的玩法,女兒即時哭了出來。媽媽表示這是她近日多次被人拒絕後所壓抑的情緒反應。面對女兒的哭聲,媽媽起初有點擔心及怪責自己。但在治療師即場即時透過單面反光鏡及無線耳機直接指導後(one-to-one coach),媽媽明白這是女兒面對其問題的第一步。

 

第三星期:女兒在親子遊戲室依然不作聲,同樣以身體語言與媽媽溝通玩玩具。其實媽媽與女兒在家玩玩具的時候是有說有笑,只是女兒選擇在中心的親子遊戲室保持沈默。媽媽繼續學習運用不同的親子技巧學習掌握女兒的心理。今次女兒亦有要求媽媽跟從她玩玩具的方式,媽媽在治療師一對一的指導下,沒有完全跟從其女兒的遊戲玩法,女兒今次的反應有進步,沒有哭,只是低頭用手遮掩眼晴约二十分鐘,這是女兒掩飾其被拒絕的羞愧表現(Shame)。

 

第四星期:女兒面對她不喜歡的事情及偶然被媽媽拒絕不依從其玩法時,今次沒有哭及亦沒有低頭用手遮掩眼睛 (如果在家中發生此情況,女兒會大發脾氣或哭出來) 相反今次她以比較自然的面部表情表露自己 – 合唇,面部表情明顯減少僵硬及比較自然。其實在親子互動遊戲輔導中,治療師會引導媽媽如何利用語言及玩具,幫助女兒學習慢慢放鬆、了解自己及克服恐懼。正如在薯頭玩具中,治療師引導媽媽送了一朶擁有魔法力量的花(magic flower)予女兒,讓女兒明白擁有此花就等同擁有媽媽保護的力量,進一步幫助女兒克服恐懼!當然亦順勢令女兒學會什麼是分享及與人分享的快樂!

 

第五星期:女兒昨天生病,媽媽表示女兒狀態可以到中心繼續課程。女兒踏進中心,平常她會自然地把自己的鞋子放在她可以用手觸及的鞋架上,但今次因生病卻不願意做及用眼神要求媽媽幫她 (行為較平日依賴)。其實此動作只需5秒便可完成。見狀,治療師立即示意媽媽不用協助她及即時運用親子技巧提示女兒可自行放鞋子在鞋架上,女兒最後選擇不做。因此治療師邀請媽媽直接進入遊戲室了解上星期家居遊戲的進展,女兒眼見媽媽及治療師沒有理會她,便即時哭了下來。其實媽媽及治療師在遊戲室內是直接可望到女兒, 因為沒有關門。約10分鐘左右,治療師邀請媽媽陪伴女兒一起由女兒自行把鞋子放在鞋架上。此發生在遊戲室以外的一對二(媽媽及女兒)即時實地現場示範。指導並非只限於在遊戲室以內,而是經得起實地現場的考驗。媽媽要學習的是切忌太保護女兒及太快對女兒的素求有回應,引致女兒太依賴及減少直接使用言語表達。當然對於女兒不適當的行為,媽媽需有適當的回應。媽媽覺悟到她的保護心態來自對女兒的補償,因為責怪自己並沒有盡媽媽的責任,引致女兒現在有這麼多問題。因此她對女兒過份的保護及遷就,令女兒過份依賴、沒有發展獨立及語言的能力。

 

第六星期:媽媽覺悟到原來自己能夠放鬆,女兒在遊戲室亦可以放鬆。女兒竟然第一次在親子遊戲過程中自行離開坐位,去飲水及取潤唇膏塗嘴唇。縱使未有事先得到媽媽的同意而離開坐位,她亦有很大的進步。因為以往她會好察覺外間的環境而令自己的面部表情及坐姿特別僵硬。之後她透過媽媽利用親子技巧,明白到如果在遊戲過程中想離開坐位,可以先獲取媽媽的同意,那樣媽媽便可以有心理準備暫時中斷親子遊戲,免卻媽媽的猜疑。當日亦特別安排爸爸在單面反光鏡的另一邊與治療師一起觀課,女兒也可以表現自然。

 

第七星期:女兒在親子遊戲中由沈默到開始與媽媽有唇語,之前的親子互動,女兒都是用身體語言與媽媽溝通。現在有輕聲的唇語,令媽媽特別興奮!女兒加油!

 

第八星期:情緒智商訓練 – 由治療師單獨向女兒進行了解及表達情緒的訓練,再向媽媽講解往後的跟進工作。媽媽為了女兒,可以不惜一切,除了本身的親子功課外,更打算開始做自己及女兒的情緒功課,希望可以更了解女兒的心理及情緒!媽媽加油!

 

第九星期:經過八個星期的訓練,加上媽媽的勤力家居練習,媽媽的親子技巧真的有很大的進步,由以往對女兒不自覺的負面批評到現在多了正面的具體稱讚,因此開始享受到前所未有的甜蜜親子關係,女兒對媽媽多了信任及放鬆了自己。而科學化的技巧量度,媽媽亦達到第一階段技巧的要求。恭喜媽媽成功進入以家長為主導,提昇孩子服從性的第二階段。

 

第十星期:向媽媽單獨進行第二階段目標的釐定、技巧講解及示範。

 

第十一星期:媽媽開始給予直接指令予女兒,女兒起初有點猶豫去服從,甚至問媽媽為什麼要跟從做…因為媽媽內在未有足夠的信心令女兒信服及外在的技巧仍未熟練的緣故。

 

第十二星期及之後:經過多番練習及治療師強化媽媽的信心,媽媽終於成功令女兒可以服從指令,女兒沒有不合作的表現,而且更在親子遊戲中能夠有信心及勇氣開聲表達自己的需要,甚至主導遊戲,希望媽媽依從她的玩法。即使她知道治療師在單面反光鏡的另一邊看著她及媽媽,她也可以表現自然及表達自己。

 

在課程的尾段:治療師為了強化女兒面對有第三者在場,她都可以克服恐懼及表現自如。治療師加入了「我是小記者」的遊戲,由治療師扮演小記者,讓女兒即使有小記者在拍攝,她都可以與媽媽玩得好開心及好放鬆。結果是女兒成功表現自如及放鬆,與媽媽有説有笑,兼有創意地加插自己的玩法。媽媽更反映,估計女兒亦十分享受當中被拍攝的過程!課程完畢,媽媽反映學校老師亦訝異女兒在學校開心了很多,與同學多了傾談及互動! 以下是媽媽在課程後的感受分享:

Scan0017

 

Scan0015

 

Scan0016

左邊的花是女兒送給治療師的禮物, 右邊是女兒

親子關係治療師潘玉儀姑娘

Leave a Comment